2023年12月02日  星期六  农历癸卯年  闰年  十月二十日 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
首 页-->参政议政-->真知灼见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1日 11:13:38       访问人数:10751       字体:         打印

         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提出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文件首次对农业科技进行全面部署。

  这些年来,我市农业科技研究进一步取得新进展,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完善。但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客观需要相比,农业科技的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下五点意见和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认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从科学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从科研布局到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领域,形成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杂交水稻等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和突破,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市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对现代农业而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进一步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差距,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第二,要不断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继续开展农区土地生产力培养、节水高效农业、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畜禽科学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线检测、主要农产品和生物质能源及产品无害化生产、农产品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要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农业主产区、农业院校和相关的研究机构及企业,要加强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并力争取得进一步突破。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集成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中试、熟化和转化,推进畜禽、水产养殖疫病诊断技术及基因工程疫苗、农业生物制剂等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第三,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要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按照相关规定,对于必须确保的各项公益性服务,要抓紧健全相关机构和队伍,确保必要的经费。要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要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精量半精量播种、秸秆还田、标准化育秧、机插播等重大增产增收技术。

第四,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国务院出台的《农业科技“十二五”规划》将“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将“动植物新品种培育”作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择优支持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以需求为导向、以某一品种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让企业成为从研发投入到研发成果应用的承载主体。同时,实施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等给予优惠,具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应有之义,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也为振兴农机工业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关部门要加强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研发,重点在粮食主产区等加快推广应用。要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减免税,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继续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

(民革泉州市委宣调处  谢凤娟)

© 民革福建省委员会主办 四创软件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2006
电话:0591-87826701 信箱:fjmg@minge.gov.cn
地址:福州市湖东路276号同心楼七楼 邮编:350003
闽ICP备05024305号-2